看名字,你懂我吗?
养生调理专业技术学习交流的最佳平台
那些动不动就“上火”,动不动就吃寒凉去火药的人,为什么其火总也清不尽呢?而且越服寒凉药,其“上火”越顽固呢?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上火”一词,凡是吃点热性的食物而出现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等,皆认为是“上火”。因为是“火”,就想当然地吃些清热降火的药。于是药店里各种清热降火药卖得很好,甚至抗生素也成了去火的家庭备用药,一觉“上火”即服一两片,方便又省事。在两广地区,喝凉茶更是成了人们去火的一大特色。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动不动就“上火”,动不动就吃寒凉去火药的人,为什么其火总也清不尽呢?而且越服寒凉药,其“上火”越顽固。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人稍微吃一点温热的食物都容易“上火”,难道是越老体内阳气越来越多了?甚至也有人吃冰淇淋也“上火”,越吃脸上痘痘越是疯长,难道冰淇淋也是热性的?我们以为的“上火”真的是火吗?
1什么是“上火”?
生活中我们理解的“上火”,其本意是体内有热气。所以吃了某些含热气的食物就会咽喉疼痛、长痘痘、牙龈肿痛,这是因为食物中的热气进入体内,散发于外,表现出来的即是“上火”的症状。所以,我们才会去用些清热降火的方法,以去除体内多余的热气。
可是,那些越去火越容易“上火”的现象该如何解释呢?吃寒性食物也会长痘痘的现象又怎么解释呢?
若把“上火”看成是真的有火,肯定不是这么回事。关于“上火”,我们肯定没有正确地理解它的含义,以至于普遍应用寒凉去火的方式也并没有真正让我们摆脱“上火”的困扰。
事实上,人们普遍认为的“上火”并不是实火,临床上我们常见的“上火”见于两种情况:或阴虚于下而阳根不固;或阳亏于内而相火外腾。
中医认为阴阳是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当体内阴虚,则依附之阳相对亢盛而浮于上,所以表现出了“上火”;相火藏于肾水之中,肾水温升而能生木,相火只有下藏才能温肾,如果相火不安于位而上浮,即是失其位,表现为“上火”。此两种原因导致的”上火”都为虚火,而非实火。
关于阴虚,我们可以理解为阴液的亏虚。津液是人体阴液除了血液外的所有水液的总称。由于热性的食物耗伤了人体的津液,导致阳气相对亢盛,会出现”上火”。而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中焦的运化而来,这个运化是阳气的运动,亦称为气化。喝到肚子里的水不能等同于津液,只有通过脾阳的运化,才能变为人体有用的津液而发挥濡养作用。所以说,津液的化生离不开脾阳的运化,阳气是动力,是生机的根本。故说,一分阳气,则是一分生机。
阴虚可以短暂地存在,而不能独立地长期存在,只要正常摄入饮食,脾阳不损,即能化生津液。关于阴虚导致的“上火”,滋阴药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前提还是要在脾阳不损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实际上有没有真正的“上火”呢?当然有,真正的上火表现为小便灼热,口渴饮冷,此时稍微用点苦寒药就好了,不需治疗数月数年。而对于临床上大部分的“上火”来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虚。
2寒凉药去火之害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所谓的“上火”,即火在上,寒在下。阳气不足于下,导致虚火上炎于头面,出现头面、耳、眼、口、鼻、咽喉的各种火热症状,如痤疮、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面红、眼红、耳中生疮、牙龈炎,口腔溃疡、头晕、头痛等等。明白了这个道理,扶阳抑火即可治疗。
人体的元阳来自于肾,它决定着我们寿命的长短,这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中焦脾胃之阳是后天之本,这是我们可以左右的。寒凉药物暂时有去火之效,但毕竟会耗伤人体唯一能左右的后天脾阳。脾阳一损,则后患无穷,百病因而丛生。
3上火了怎么办?
春夏之交,木火升浮,此时宜畅木气,养阳气,艾灸最有养阳温升之功。若木火过浮出现上火诸症,则需敛降木火,可服乌梅固本汤。夏天火易浮,中易虚,可以用乌梅白糖汤敛火建中。
生活中易上火之人可以食些酸品,酸性收敛可以潜阳。同时,平日素体阳虚之人于生活中尤当忌生冷饮食,可以通过食温补的食物,或者找专业的中医调理,以改变阳虚体质,从而治疗“上火”诸症。
临床上大量病例证明:温阳药物可以降火,比如用温阳潜阳的方法可以治疗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脸上痤疮等等,这正是说明温阳药对应了阳虚证引起“上火”的特点。
医圣张仲景有句话:“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有阴阳,证有阴阳。阳虚证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就是扶阳抑阴。而顾护脾阳,慎食生冷,这也是预防“上火”的前提,也是根本。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温饱,而更注重于食物的味道,由此导致的问题是,有人会为了口舌之欲而不顾脾胃的阳气。滥吃各种冷饮、冷冻品及部分海鲜都容易伤损脾阳。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患病是以实证为多还是虚症为多呢?
根据以上分析,再对比临床上的症状,可以得出结论:“上火”,阳虚者为多数。对于这样的“上火”,生活中是扶阳,还是泻阳;是温补还是凉泻?可以说,若滥用寒凉药去火,肯定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1、治疗月子病:6付汤药;
2、心率不齐:1付到2付汤药可复脉;
3、鼻炎:基本3付汤药;
4、30年的牛皮癣:10付汤药左右;
5、颈椎病:经辨证5付汤药以里;
6、腰椎病:经辩证5付汤药左右;
7、滑膜炎:10付药左右;
8、痛风:10付药左右;
9、更年期综合征:5到10付中药;
10、腹泻(小儿秋季腹泻):基本5付汤药;
11、心包积液、腹水、胸水:根据脉象5到10付药左右;
12、手足口病:3到5付药;
13、中风偏瘫(脑出血)后遗症:10到20付汤药;
14、肺大泡:10到20付;
15、顽固性哮喘:10到20付;
16、前列腺炎、小便不利:10付
17、夜眠后头出汗:10付;
18、腿抽筋:10付以里;
19、口吃:10付左右;
20、面肌痉挛:10到20付;
21、咳尿、闻水思尿:5到10付;
22、青春痘、便秘、口臭:10付以里;
23、抗生素后遗症:5付;
24、各种怕水:5付;
25、男子失精、女子梦交:10付以里;
26、小孩不长个:10到20付;
27、减肥:10到20付;
28、下奶:10付以里;
29、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疑难杂症比比皆是好方法。
第一天上午:
1.什么是悟道中医?
分别举例说明“悟”和“道”与中医的关系;中医的发展。
2.治病是在治什么?
分享二十多年的临床案例及经验;
讲解中医治病的手段及方法;
分析医生及患者容易走进的误区;
3.进一步引入中医治病的窍门:调气机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之一;
怎样通过脏腑来调畅人体的气机?
4.基础理论的讲解
八纲辨证、八法、六经传变、六淫致病
下午:
1.脏腑功能图和脉象定位;
2.脏腑功能和“道”是怎样统一的?
3.治疗如何按气机升降出入来运用?(举例说明)
4.脉诊“诊”的究竟是什么?
5.必须掌握的九种脉象。
第二天上午:
1.道医脉的具体定义和如何反映脏腑有怎样的功能情况;
2.道医脉反映在六腑中所属人体的部位;
3.道医脉反映在人体各部位的病理状况;
4.具体八种脉象的形状和主病以及治疗方剂。
下午:
1.几种必须掌握的特殊脉象;
2.号脉的要领;
3.升降常用药(调畅气机);
4.临床实践。
第三天上午:
1.三部九侯的定位以及临床实践;
2.九候的大小顺序;
3.阴阳脉的对比;
4.治疗原则;
5.“五不治”是什么?
下午:
1.体躬(腹部触诊)用方;
2.根据三部九候脉象找到相应用方;
3.经验方;
4.计量换算;
5.临床实践。
(脉诊讲解)
3
薛丽华:中推授课专家,执业医师,毕业于吉林长春中医学院,中医本科专业,毕医院工作20余年。医院主任,在20多年来致力于中医临床专业,治愈过无数疑难病例。近10年来多方拜访从师于名老中医门下,总结出自己的一套中医治疗方法“悟道中医”。其方法简单易学,内容精炼,把纷繁庞杂的中医理论进行浓缩,能让初学者登堂入室,不走弯路,能让仿徨迷茫者,破迷开悟指明方向,能让医道精湛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因为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所以薛氏悟道中医以救天下含灵之苦,弘扬传承中医文化为己任。炎黄子孙血脉情,世代传承医线牵,大爱无言道无形,跋山涉水道为船。愿天下所有爱好中医者,一起努力,共为中医复兴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薛氏悟道中医临床研修班
将开课于
11月14日-16日(13日报到)北京
报名电话
田松
研修费:每人,首期特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