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身的健康。
于是,每年的身体检查就成了老百姓必做的事。
体检中,胸部CT检查已普遍运用,发现肺部结节的病例也越来越多。
一听有结节,很多人会惊慌失措、夜不能寐,以致于开始四处求医。
是手术?还是定期复查?有些人拿不定主意;有些人却不以为然,待“小结节”长成“大肿块”,最终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前些日子,古稀之年的韩奶奶医院就诊,经胸部CT检查后发现其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医生告知其须警惕并建议短期内复查。
韩奶奶当时并未在意,直至三个月后的复查结果显示“右肺上叶结节,建议病理学检查”,才让她着急了起来。
难道肺结节就是癌症吗?
肺结节≠肺癌,但必须重视起来!
结节,是影像学上的一个描述性名词,常见的肺内结节包括球形肺炎、结核球、错构瘤、纤维增生等。癌前病变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恶性病变则有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肺结节的性质可分良性肺结节、恶性肺结节:1.肺小结节:直径小于1.5cm的可以称为肺小结节;2.恶性结节:2cm以上的结节一半的比例是恶性的;3.良性结节:1cm以下的小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由CT检查发现的肺部小结节,存在一定比例的早期肺癌,所以定期检查必不可少。韩医院胸外科在肺结节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还开设有“肺结节多学科门诊”,汇聚了省医院胸外科、呼吸内科、影像科专家共同坐诊,针对患者情况,制定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于是,韩奶医院,挂上了胸外科主任潘一平的号。通过胸部平扫+靶扫描发现韩奶奶的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有AIS(原位腺癌)或MIA(微浸润性腺癌)可能,建议其手术治疗。针对这一情况,潘一平带领胸外科团队进行深入讨论,制定出微创手术方案。经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潘一平及团队为韩奶奶施行了胸腔镜辅助右上肺前段切除+中叶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右上肺叶前段叶间病灶大小约为1.2*1.5cm,被成功切除后快速冰冻送至病理检测,结果显示为浸润性腺癌。术后,韩奶奶恢复良好。胸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潘一平
潘一平提醒,一旦发现肺部有小结节,先不要担心,只要通过及时恰当的治疗,是完全可以痊愈的。医生会根据结节的生长方式、边缘形态、内部密度高低、周围血管结构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而“定期复查”发现的结节生长速度、结构或边缘改变等都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复查最初间隔3-6个月,如病灶一直未见变化,可以延长至6-12个月一查。当医生判断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时,就应及早进行手术(胸腔镜)治疗。40岁以上人群、有肿瘤家族史、本身有恶性肿瘤患者以及长期吸烟患者需每年定期体检,进行胸部CT检查,一旦发现病灶,医院肺结节联合门诊就医。学科介绍
医院重点学科之一,医院胸外科陈奇勋教授工作站,肺结节多学科诊治中心(曹捍波主任肺结节联合门诊)。拥有床位48张,肩负着医疗、教学、科研等任务,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一支技术精湛的专业团队。
技术优势
●肺小结节诊疗水平、术后病理报告为阳性率(90%以上)均居全市前列;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覆盖率达90%),正压通气纵隔肿瘤切除手术,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等微创手术跻身省内领先水平;
●金华地区最早开展肺癌多学科沙龙;
●金华市率先引进肺癌手术快速康复理念,减轻疼痛、加快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最大程度受益。
诊疗范围:胸部创伤急救、肺结节、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大泡、肺囊肿、膈疝、缩窄性心包炎、气胸、急慢性脓胸、手汗症、贲门失迟缓症等。
专家介绍
潘一平
胸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金华市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金华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胸部肿瘤学组副组长、金华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学组委员。擅长:胸部肿瘤外科多学科诊疗、复杂性胸部疾病开放性手术(如肺癌袖式、双袖式切除)、胸腺肿瘤正压通气微创手术、早期肺肿瘤单孔(多孔)胸腔镜手术,食管恶性肿瘤规范化胸腔镜手术治疗等。推崇肺部疾病、肺癌、食管癌等肿瘤多学科、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关照,强调全程管理、精准化、个体化治疗的理念,注重肿瘤患者的心理疏导。门诊时间:周三全天盛誉
副主任医师
从事胸外科专业近20年。在普胸外科领域具有较深造诣。
擅长:肺部肿瘤、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等各类胸部肿瘤的临床外科手术治疗、胸腔镜微创手术、胸部肿瘤综合治疗、肺部结节影像学诊断。近年发表论文3篇。现担任金华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胸部肿瘤学组委员。
门诊时间:周五全天END
信息来源
胸外科
通讯员
严紫娟
插图
董冰艺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删
整理排版
宣传统战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