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医一附院胸痛中心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一名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
近日,蚌医一附院胸痛中心多学科联合成功诊治一名伴有休克的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10天顺利康复出院。
3月25日,患者刘某,61岁,因“胸痛、呼吸困难3天”由凤阳县急救中心急诊送至蚌医一附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淡漠、呼吸困难、血压低且血氧饱和度低,病情危重。
急诊科团队通过临床表现,体检及即刻床边超声,第一时间作出“急性肺动脉栓塞”初步诊断,立即启动院内胸痛救治绿色通道。当即急诊科、放射科、超声科等科室紧急就位,立刻完善主肺动脉CTA、血气分析、心脏彩超、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迅速明确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右下肢静脉血栓,呼吸衰竭,休克。患者病情危急,治疗刻不容缓。急诊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及心脏外科等科室紧急联合会诊决定行介入外科相结合Hybrid一站式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胸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麻醉科迅速深静脉置管,各类抢救药品保障基本循环功能支持。血管外科行下肢静脉造影示:左侧腘静脉股静脉大量血栓形成,立即顺利完成“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随后,迅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消毒铺巾,心脏外科立刻开胸,胸骨劈开后,患者出现心脏骤停。麻醉科手术室及心脏外科一边胸内心脏按压,一边紧急建立体外循环。5分钟后,体外循环顺利工作,患者循环呼吸功能获得支持。手术完整彻底取出左右肺动脉血栓,最长血栓长近20厘米,最粗直径约1.5厘米。手术顺利,术后4小时清醒,停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二日转入普通病房,术后第三天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术后第七天,复查心脏超声、肺动脉CTA、生化常规等检查提示手术结果满意,各脏器功能正常,术后第十天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急性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起病急、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是肺栓塞的显著特点,尤其急性期死亡率可达30%以上,绝大部分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往往来不及确诊就已经死亡。伴有显著循环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有效救治一直是临床难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急症急救能力。蚌医一附院胸痛中心联合急诊科、影像科、血管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及心脏外科等多个学科团队救治该患者,做到了早识别、早诊断和早治疗,体现了强大的多学科合作及综合急诊急救能力。近2年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大力加强胸痛中心建设,显著提高了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等急危重症胸痛患者的诊疗水平,为周边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强大的医疗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