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主题:COPD的多面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COPD),到年它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
在中国约有超过万患者,多为吸烟男性,每年死于慢阻肺的患者有万,死亡率达17.6%,已超过冠心病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平均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慢阻肺。
每年11月第2或3个星期三定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年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是11月15日,主题是“TheManyFacesOfCOPD”,意思即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多面性。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
每次出呼吸科专家门诊,都会中老年患者向我倾诉:
“十多年了,我的痛苦如同小刀割肉:一动就喘”......
“好像千万只无形的手,掐住了我每一支气管”......
“气进不去,也出不来,像装在玻璃瓶里一样,快闷死我了”......
“呼吸每一口气都无比艰难,更别提咳嗽和咳不完的白黏痰了”......
“这让我常常感到生不如死”。
这样的中老年患者,要高度怀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缩写COPD)。
我听他们讲话也非常难受,一方面可怜他被疾病折磨至此。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说话的过程,好似要攒足全身的气力,停顿几次,再喘好几口气,才能说完。
病人讲话的声音,经过他的桶状胸、气肿肺的共振,变得有气无力,而且钝远
有时候像是在听《天龙八部》中的段延庆在说腹语……
请原谅,我总是喜欢天马行空的联想......
没办法,我脑袋大,脑洞也大,经常思维奔逸,想的事情总是很多......
老慢支,肺气肿与慢阻肺,是一回事吗?
经常有患者问:“医生,COPD我看都看不懂!”
“慢阻肺和我们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是一回事吗?”
“这么多词分不清楚,是要彻底整糊涂老百姓么?”
今天徐医生就来给您说个清楚明白:
老慢支是指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咳嗽(如反流性食管炎、咽炎、结核等),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两年。一部分慢支患者,当肺功能出现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时,可能会发展为慢阻肺。
慢阻肺由于小气道的狭窄阻塞,使肺泡内残气量增多;细支气管周围炎症使肺泡壁破坏、弹性减弱,末梢肺组织则因残气量增多而扩张,肺泡孔扩大,间隔也断裂,扩张的肺泡互相融合形成气肿(肺气肿)。
肺气肿,如同吹胀后失去弹性的气球。
局部肺组织过度扩大膨胀,肺泡破裂融合会形成一些囊腔,直径超过1厘米的囊腔即称为肺大泡。
肺大泡,就像吹爆了的气球!
还是不明白?直接上图好了
下面这个图是徐医生曾经的一个病人的肺部CT,他去世好几年了,他的慢阻肺非常严重,肺气肿、肺大泡,而左肺有一个巨型肺大泡。
那么,如何诊断慢阻肺呢?
慢阻肺的诊断,除病史、吸烟史、症状、影像学表现之外,医院呼吸科看病同时进行肺功能检查。
如果肺功能检查在吸入支扩剂后,FEV1/FCV%70,则要考虑是慢阻肺。
还要按照GOLD指南,进行严重程度分级。
再根据以及症状评价量表,完成危险分组。
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GOLD3级属于重度慢阻肺,C组或D组,急性加重风险高。
祸起萧墙:慢阻肺发病与环境因素相关
慢阻肺发病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以及环境因素两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但慢阻肺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你,用佛家的话说是种恶因,得恶果。
目前,公认吸烟为慢阻肺的重要发病因素,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
需要强调的是,长期吸入二手烟也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还包括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和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等)。
慢阻肺病死率高,伴有气促、咳痰、喘息并反复加重。不仅损伤气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时还损伤肺外组织,如骨骼、骨骼肌、心脏以及其他器官,是一个多基因的全身性疾病。
再说说徐医生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病人,也姓徐,和徐医生算是忘年交。
他住院期间每天都阅读英文文献,并和徐医生细致讨论。他读的文献,有些是药理学家秦伯益院士呈给他的。
他读完后就给我看一天,然后他还要收回去。这迫使徐医生不得不认真学习,避免讨论时招架不住。
后来徐医生发现,他每天都找借口散步跑到病房楼外,偷摸抽几根烟。
结果有一天不小心受凉,引起慢阻肺急性加重,卧床了。
每天查房看到他,他都很焦躁不安,倒不是怕死,而是没法抽烟了。
经过精心治疗,他终于能起床了......
这时天气寒冷,他不敢到病房楼外,竟然会躲在厕所里抽烟......
徐医生见过很多和他一样的慢阻肺患者,至死不能戒烟的。
COPD绝非老年人专属,也找年轻人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慢阻肺发病也呈年轻化趋势,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达到10%以上,20岁以上人群则为5%以上。
40岁的人,80岁的肺,这个现象,并不少见。
有些年轻人的肺功能测试结果,以及肺CT上所显示的肺结构,甚至还不如一些不吸烟的老年人。
慢阻肺防治的关键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外,要定期接受相关检查。
早期发现慢阻肺,则应通过坚持长期治疗来预防急性加重。
不住院的话,还有什么招?
前面已经说了慢阻肺的因果,居家防治的第一步是去除病因,戒烟和避开空气污染。不过,这说起来轻松,做到需要看毅力了。
再就是呼吸锻炼,可以参考以下链接:
[腹式呼吸---肺康复的九阴真经]
[极重度COPD患者肌肉训练策略]
打疫苗、防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慢阻肺全球GOLD指南推荐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有助于减少感染诱发急性加重的发生。
稳定期药物控制,防范急性发作。慢阻肺的患者会看医生,会使用吸入药物,但能否严格遵照医嘱规律使用吸入药物就成问题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用,出门就忘的情况非常多见。
氧疗和无创呼吸机的家庭应用。对部分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家里都知道低流量吸氧。无创BiPAP家用呼吸机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选择适合病情的轻重的呼吸机,就可以缓解二氧化碳潴留问题,呼吸机可让疲劳呼吸肌肉得到休息,久而久之可以改善慢阻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少急性发作和住院次数。
最后提醒,一旦出现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感染、肺心病加重、肺大泡破裂形成气胸,医院就诊吧。
全球医生都非常重视COPD,都非常努力,希望给患者轻松呼吸的机会,GOLD指南更新速度也是很快!
还记得“医生可以和病人谈恋爱”这个帖子吗?
[医生可以和病人谈恋爱吗?]医院呼吸科主任施焕中教授探讨了COPD的不可能性,先不说病人年龄问题,长年的咳、痰、喘,让医生很难产生爱意。
即使医生愿意,得多大的能耐,才能攻陷一个感到生无可恋的COPD病人啊。
防治慢阻肺,从戒烟和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吸二手烟做起吧。
致谢:本文得到胡教授、况教授、张医生等专家审订修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