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这样的患者吗?
面容痛苦、张口呼吸、喘不过气
整个人端坐在床无法躺下
谁看谁揪心!
近日,医院胸外一科来了一位患者正是这样的症状。六十出头的万大伯入院时是坐轮椅被家人推进来的,只见他张大嘴巴呼吸,满脸痛苦的表情。王武明主任接诊后,仔细查看了他的各项检查报告并询问了家属发病情况,初步判定是气胸,决定立即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一做完,万大伯的胸闷症状立即缓解,连连说:“舒服多了,呼吸也顺畅了,王主任您是为我安装了一根救命管子啊!"王主任说:“万大爷,这只是应急的措施,你的病情很重,是双侧气胸并肺大泡,要想彻底治好,还必须做手术,否则随时会复发,危急生命。”
一听到要手术,万大伯的心又悬了起来。原来,万大伯曾经因为反复胸痛、胸闷、气短的原因,医院保守治疗住院过两次,当地医师告诉万大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案为分期行两次手术,先进行一侧胸腔镜肺大疱切除,待恢复后再行另一侧的肺大疱切除。听到要连续经历两次大手术,万大伯的心里没底了,一直拖着没做,没过多久就又复发了。看着心情沉重、顾虑重重的万大伯,王主任安慰道:“别害怕,我们制定的手术方案和常规手术不一样,是微创,做一次手术就可以解决。”术前,经陈中书副院长、付洪帆主任、王武明主任等组织全科讨论,决定采用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技术,用一个小孔完成双侧胸腔手术。最终,手术顺利完成,仅仅用了一个3cm的切口完成了双侧肺大泡切除+胸膜内固定手术,术中出血仅30ml。
术后,经过胸外一科医护人员精心照料,10天后万大伯康复出院,他和家人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连连称赞胸科团队“神刀斩病魔,呵护似亲人”。
据悉,该项外科微创新技术相对于常规的分两次行双侧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手术中仅剑突下有一个3CM的切口,胸部没有切口,病人创伤小,疼痛感更轻,疤痕也小;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病人的经济负担也相应减轻。该项微创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胸腔镜技术又上了新台阶。
相关知识1.什么是气胸
从专业的角度上讲,气胸的定义就是胸膜腔积气。看这个定义很简单,但要真正理解什么是气胸,还要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胸膜腔。
人的正常解剖结构是有两层胸膜的,一层紧贴着我们胸壁的肌肉及肋骨,称之为壁胸膜;一层附着在肺表面称之为脏胸膜。两层胸膜间有一个潜在间隙,就是胸膜腔。正常来讲,胸膜腔这个间隙很小,里面有很少量的液体,起到润滑的作用。如果这个间隙充满的大量气体,这就是气胸了。
2.气胸的病因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没有气体,仅有少量润滑性液体,在没有明确诱因(如外伤、侵入性操作等)情况下如果胸膜腔内含有气体,称为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又可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发生于身材消瘦的高个年轻人,男性、女性比例为6:1,一般认为多由于肺尖部有胸膜下大疱,肺大疱破裂造成气体外漏于胸膜腔形成气胸。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多发生于有肺部基础病变的老年人,由于肺气肿、慢支等引起肺大疱,肺大疱破裂造成气胸。
自发性气胸多在肺内外压力改变时容易发生,如大气压的变化、乘坐飞机、潜水等,多数人是在夏秋、秋冬季节交更之际容易发生。发生后病人可出现患侧胸痛、咳嗽、胸闷、气短,严重的张力性气胸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死亡。
3.典型症状
气胸的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突然发生了胸痛,进食出现气憋;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张力性气胸,可能还会发现口唇的紫绀、血压下降等情况,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当你出现上述症状时,要提高警惕,有可能是气胸造成的,医院就诊。
文稿:车利燕
编辑:肖砚
统筹:方育霞
审核:陈中书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