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日凌晨
在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
整个城市都很冷清。
刺耳的救护车鸣笛,撕破这份静谧
呼啸着,
医院急诊方向驶去~
急救车上是一名35岁的“准妈妈”,
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晕厥。
母子的生命似乎被疾病恶魔扼住了咽喉,
危在旦夕...
“崴脚”后出险情韦女士,35岁,孕10周+,3个月前走路时不小心崴脚,未引起重视。后因出现了先兆流产的症状,韦女士想到要孩子不易,她格外珍惜,怕胎儿出现意外,她尽可能不下地,甚至少喝水,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4月1日凌晨,韦女士起床去卫生间,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家人医院就诊,医院经过吸氧、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并未见好转,她苏醒后仍感到胸闷、呼吸困难。
“赶快转医院,那里对于疑难危重孕产妇的救治经验丰富。”当地医生建议道。
时间就是母子二人的生命,家属毫不犹豫,立即呼医院急诊科出诊接回,收住于产科二区监护室,产科团队予对症支持处理,并完善相关检查。
很快,检验科发出了第一份电话报告,心肌酶危急值!多项心肌指标升高异常!紧接着,其他报告也出来了,情况并不理想。妊娠、下肢外伤后、卧床时间长、突然下地活动,起病突然,不明原因晕厥、呼吸困难.....韦女士的病史及一系列症状,都指向了一个沉默的杀手——肺栓塞。
经确认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为其开展一系列的彩超检查,结果让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两肺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肺动脉栓塞。双下肢静脉彩超:左侧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深静脉血栓栓塞。
肺栓塞(PE),体循环的各种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孕产妇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由于静脉血管容量增加,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高凝状态、盆腔血管壁损伤等因素均易形成深静脉血栓。下肢及盆腔静脉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肺栓塞的主要栓子来源。妊娠期女性较非妊娠女性更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发病率为0.76-1.72%,是非妊娠人群的4倍,未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高达30%,而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为3%。因此,及时诊断、治疗对妊娠期肺栓塞来说十分重要。
时间就是生命,多科强强联手脱落的栓子随静脉血液回流进入肺部,遇到狭窄的血管时,就有可能造成堵塞,肺组织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引发胸闷、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此病发展迅速,病情进展很快,足以瞬间致命,时间就是生命。产科立即组织呼吸内科、心内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会诊后考虑:深静脉血栓导致的大面积肺栓塞。病情危重,应尽快进行医疗干预,立即转至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区救治。转入后立即予对症治疗,2周后复查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到第3周后患者病情平稳直至出院。高凝血滞成祸首,预防是关键孕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常妊娠及分娩就会让她们成为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而在特定的时间段或合并特殊的疾病,则会让她们的风险大大增加,比如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卧床保胎或者是剖宫产术后等。
据报道,我国范围内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为2.6%。与产前相比,产褥期肺栓塞(PE)的发生率是产前的2~5倍,产后6周内的风险最高,相应的发生PE危险率也更高,产后13~18周才下降至接近正常非孕人群的水平。
目前临床上建议孕期尽量减少卧床,或可在床上行踝泵锻炼,平时适当活动、多食新鲜蔬菜,均衡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控制血压及血糖,必要时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于预防术后DVT发生的措施,包括机械措施(早期活动、弹力袜、下肢间歇充气加压泵)、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低剂量肝素、剂量调节皮下注射肝素和口服抗凝剂华法林等)。
文、图/源医院妇产科审改整理:“健康钦州”编辑组(健康钦州出品,转载请注明)往期推荐
“”“我爱我”
所有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你该这样做战疫期间心理问题别忽视!陆林院士:加快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建设
世界预防中风日丨中风的3个前兆,尽早发现能救命
聚焦两会丨咱老百姓关心的这些事儿,总理报告有好消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