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癌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我国的患病人群甚至占到了全世界的50%以上!它就是——食管癌。
以前,得了这种癌症的患者,术后往往饱受无法正常进食的困扰,体重呈断崖式下跌。如今,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越来越多来到浙大二院胸外科就诊的食管癌患者得到了合理的治疗,手术创伤更小。并且,浙大二院胸外科团队还首创了一种能良好管理患者术后体重的治疗方案,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01
七旬大伯吞咽困难
一查竟发现食管癌
70多岁的陈大伯是台州人,几十年来,陈大伯的身体一直很好,医院,70多岁了还能下地干活。但是,每天半斤烧酒是陈大伯的标配。
今年年初,陈大伯觉得吃米饭总有哽哽的感觉,但他觉得可能是年纪大了,没有太在意。后来,在儿子的坚持下,医院做了个胃镜检查。这一查,就发现食管下段有一个长约4cm的肿瘤,病理结果显示为——鳞状细胞癌。
02
微创手术+创新营养方案
术后大伯竟还重了5斤
多方打听下,陈大伯找到了浙大二院胸外科吴明教授团队。
经过一系列术前评估,吴明教授为陈大伯实施了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空肠造瘘及营养管置入术。
术后第一天
从空肠营养管滴入ml葡萄糖
术后第二天开始
滴入肠内营养液,并逐步增加剂量,直到其提供的能量达到日常需要量
术后第七天
带营养管出院,出院后继续进行3个月左右的家庭营养,鸡蛋、牛奶、甲鱼汤等都可以打进去
三个月后
根据情况拔管
在这套强大的肠内营养方案的支持下,陈大伯恢复得很顺利。另外,根据陈大伯术后的病理结果,他还需要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庆幸的是,在家庭营养支持1个月后,陈大伯的体重较术前增加了5斤,这给大伯进行化疗创造了良好的身体条件和足够的信心。化疗期间,大伯也持续通过空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直到第4次化疗结束一个月后,才拆除了空肠营养管。
“手术后吃的是少了,但多亏这根营养管和打进去的营养液,我的体重不降反增,给了我战胜癌症很大的信心!”再次来到吴明教授处复诊的陈大伯高兴地表示。看着面色红润的他,很难想象这是经历了1次食管癌根治术和4次术后辅助化疗的七旬老人。
03
吴明教授团队创新举措
小管子发挥大功能!
对于食管癌患者来说,接受手术就意味着对身体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大改造,患者术后进食面临一系列问题:患者需要靠胃来代替食管的功能,这样胃的预消化功能就丧失了,食物直接进入肠管,严重影响消化吸收;此外,术后进食量较术前减少,术后容易出现反流、胸闷、疼痛、咳嗽,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少量进食也会出现饱腹感。
这对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影响极大。绝大多数食管癌患者术后尽管很努力地吃东西,仍然在短期内营养不足、严重消瘦,从而导致乏力和免疫力降低。其中不少患者甚至无法完成后续治疗。
经过反复研究和探索,浙大二院胸外科在国内首创“术后家庭肠内营养”的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为术后辅助治疗(化疗、放疗、放化疗等)创造条件。该研究结果被写入年《中国恶性肿瘤营养治疗通路专家共识》,并于年9月被第41届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ESPEN)年会收录,作为壁报展出。
←
ESPEN壁报
壁报展出后,驻足观看和讨论的专业人士络绎不绝,认为此研究的结果令人振奋,将作为他们回国后开展食管癌术后家庭营养的依据。
胸外科王琪医生与咨询者交流
ESPEN是目前全世界临床营养领域最为权威学术组织之一,致力于解决临床营养与代谢相关的问题。ESPEN制定的临床营养指南是我国临床营养实践的重要依据。
吴明教授介绍说,食管癌患者术后接受家庭肠内营养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在病人不能经口进食的情况下,利用肠内营养液维持正常的营养供应;另一方面,通过肠道给患者增加营养,可以加速病人康复,减少并发症。“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每天在吃饭。医院预配的,也可以是家庭自备的牛奶、米糊、鸡汤等流质食物。”
食管癌小课堂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食管癌约25.8万例,死亡19.3万例,占全世界的50%!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在前列。目前,浙江省内如台州、温州与福建接壤一带都属于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进食不适并伴有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从咽不下干硬食物,到半流质食物吞咽困难,最后甚至连水和唾液都难以咽下。
食管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普遍认为食管癌与饮食、遗传、食管病变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大关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注意调整生活方式:
1.烫食少吃、烈酒少喝
食管癌,一直是我国的高发癌症,这与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饮食方式都有很大关系,长期吸烟和长期大量喝白酒、喝过烫的茶、吃过烫食、爱吃辣、食物过硬而咀嚼不细、长期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都是食管癌的影响因素。
2.腌菜类少吃
亚硝胺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之一,它在酸菜等食物中含量较高。研究发现过量食用酸菜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率。
3.不吃发霉食物
研究发现食用发霉食物可增加食管癌发病率。
4.注意遗传倾向
食管癌的发病具有比较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
5.注意食管病变
如慢性食管炎症、食管上皮增生、食管溃疡、白斑等均被认为可发展成食管癌。
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的食管癌治疗方式。相比传统的开放食管癌切除术创面大、失血多、并发症多、恢复慢等缺点,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住院天数少,而且提供了与开放手术相似甚至更好的疗效。浙大二院胸外科团队微创食管癌技术成熟,每年食管癌手术量在台以上。
吴明主任建议,食管癌患者推荐选择胸腹腔镜联合下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术中给予空肠造瘘并放置营养管,出院后建议患者继续带管,并接受3个月左右的家庭肠内营养。
好消息
浙大二院胸外科吴明教授团队的多位优秀医院名医馆坐诊专家,想看病的你再也不需要千里迢迢去省城啦!
近期坐诊专家
王琪
浙大二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擅长胸部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掌握多孔、单肋间和单孔等各种胸腔镜手术技术,熟练开展胸腔镜下治疗肺部肿瘤(结节),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阻断治疗手汗症,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等微创手术。熟练开展胸外科疾病的常规开放术式。年手术量在例以上。年受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资助,至欧洲最大的胸心外科中心,英国StBart’s医院学习。年至国内最大的肺医院学习肺移植。现为肺移植数据管理员,全程参与肺移植工作。
医院名医馆坐诊专家
门诊地点
医院城西院区门诊2楼名医馆
最近坐诊时间
11月21日(周日)上午9:00-11:00
定期坐诊,具体时间请